Peri 對於自己的影片相當有原則,那次合作到了第三支影片的時候,客戶希望多增加一項同類型的產品內容讓她發揮 (我暫且稱它做B商品),老實說這樣的要求有點過頭,因為不管是當時的 brief 或是合約內容都沒有談到走期中會有增加B商品的要求,且呈現方式也不算是置入操作,對 Peri 來說她是可以拒絕的,當然客戶擔心的點也情有可原,因為同樣的主題一直呈現給觀眾看是會疲乏的。但最大的問題點並不是比雙方誰比較有理,而是這項商品是不是 Peri 可以認同能端出場的菜色。
畢竟已經答應客戶會露出B商品的介紹了,現在她可能連置入都不願意做。在為了先不讓客戶知道 Peri 對此產品觀感的前提下,我不斷與她溝通腳本是否能穿插此商品的可能性。因為此支影片開頭會先去藥妝店做採購,原先的腳本構想是到藥妝店補貨後,回去在臉部畫上兩邊不同的妝做比較,這切角不能用之後,先把B商品不認同的問題丟在一邊,設定先頂著畫好的妝在炎熱的天氣下逛完藥妝店後,再來卸除這難卸的妝,但此內容已經於前一支影片已經用過 (第二支影片主題是在Peri家客廳卸除難卸的彩妝),最後無計可施之下跟Peri討論出用了一點凱文老師的梗。
Peri 在去藥妝店拍攝之前用IG開直播詢問粉絲,你們覺得這間藥妝店裡面哪一個彩妝品牌是上妝之後最耐久的,留言給我,我把它們都買回去,然後使用「矛盾大對決」的方式,讓這些彩妝品與客戶的商品做PK。Peri 提出這樣互動的要求相當有趣,讓她的粉絲留言十分踴躍,且這個橋段在去店面做拍攝的時候也把它剪了進去,很直覺地讓觀眾有跟 Peri 實際互動到。
這個點子也被客戶買單,且也詢問了 Peri 是用了什麼品牌的睫毛膏,讓B商品無法卸除它,留給商品開發部去做研究。
最後 Peri 詳細的把粉絲覺得厲害的彩妝實際買回去,也經過測試讓客戶的產品都能實際的把它們完全卸除,讓這支影片衝破近期上線時間的最高點閱,留言數也迅速暴增,並且也讓網路上賣到缺貨。
從此次合作的結果可以看出,Peri 對她認同的商品是有堅持的。
當初 Peri 對該品牌過去商品的舊有印象原本是興趣不大,但在她實際使用過後另她驚豔到,改變了她過去的看法。